全归咎于...
Share
其实很多时候想起来,也许我们要归咎于从小父母就没有灌输教育我们,所谓“负责任”这回事,因而在小时候做错了事情,大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让我们幸免于被追究,然后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承担是逼于无奈的最后选择”。
虽然说成长和认知,多从失败中学习及领悟,但是我们的诠释法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故对于“尝试与错误”,抱着有欠认真甚至得过且过的心情。
换句话说,“正视” 是一个多余的名词,更说不上是一个动词。
结果看到一堆讨厌嘴脸,用着口号和煽情来掩饰自己的贪婪和推卸。
从选择性面对,到像个受害者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承受自己的不足所引致的后果,我们都刻意回避自己的不完美。
藉口是最好的理由,理由是最好的逃避,逃避是最好的方针。
恶性循环源源不息,在缺乏对生命的探讨、人生的反省、以及自我的提升有所认知及投入下,促使着不堪的画面周而复始地在发生,更拥有了理所当然的温床,滋生出“不断加剧进化”的问题族群。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鉴定了未来会如何发展。所以心想事成是很对味的说法,因为所有事情本来就不是单一存在,也不是复杂难厘清的,只不过我们本能性地说“这不关我的事”,来撇清自己跟责任的关系同时,不用承付对事情的决策性关键影响,进而无需要求自己“不断求进是为了缔造更理想”,只是敷衍搪塞地把职务应付了好心安理得地说“我做了啊”。
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从个人情感价值观,到大体华教、民生、政治、人文、经济,狭隘成为了关键词。说到底,一个自圆其说,就足够了。
就因为缺乏团体以及相容的胸襟,个人主义贬低了生存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活在自己的行为结果之中自怨自艾。与其在无底深渊中哀叹自怜,不如正面看待并履行负责任,用凝聚的正念来体现圆融不更好?当然说到底,还是要从认知开始,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什么时候才有觉悟?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