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Share

Posted on 11/29/2010 03:50:00 下午 | 0 评论

维持缄默了三个星期。

因为每一次尝试写些什么,都无法成行。

那一天是我们在家煮食的星期日,因为爸爸忙碌,我们又饿了,所以他最终没有跟我们一起吃。

晚上我们看完电影,妈妈说跟爸爸来跟我们会面,然后一起吃晚餐。然而,依然是因为爸爸忙碌,计划又被打消。

结果我跟他的最后一次交谈是他离开的前一天午饭。

我永远记得,我走到饭厅,看到他和妈妈正在吃饭。我笑着跟他们说:“呵呵,剩下你们而已,要把所有菜都吃完哦!”

就这样,33年的父女情,在隔天早上,匆匆画上了句号。

这些日子,我都没有哭。

这是3个星期以来,我第一次说出的第一句话:爸,我真的,真的很想你...



海边小孩的高原反应

Share

Posted on 11/06/2010 08:53:00 下午 | 0 评论

川主寺的位置,比九寨沟高,所以当车子一路开到川主寺,在下榻的酒店停下吃饭的时候,我们已经陆续出现呼吸困难的状况。然而,由于我们在屋子里吃饭,虽然不是什么佳肴(事实上,几乎每一餐都是一样),但我们依然补充好体力,所以我们以为只要身体吸收了足够的热能,其他的就会慢慢调适。

在一路上山的途中,我被车窗外的景色慑住了。


虽然是在这座山看另一座山,但是这魁梧,绝对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而且老实说,很难想像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严格上来说已经高过一些原先的高山,竟然有这么广阔的平原。


只是没想到,我们要挑战的极限还在前面冷笑。

从川主寺到黄龙,需要越过一座山。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沿着山建出一条平坦的马路,然而那并不会影响雪山梁,通往黄龙必经之路的高度 - 海拔四千米,来给我们这些习惯了处在与海差不多高的阳光孩子一个见面礼。


我们启程之前,已经吃下对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包括给头脑提供氧气、给心脏增强力气、给身体补充精力,甚至还配合当地的藏药“红景天”,以及随身携带方便氧气供应。但这一切并没有给我们太大的帮助。到达黄龙门口的时候,出现了少许胸口郁闷以及轻微头痛,我们就决定乘钢索上山。因为此行是为了一睹黄龙的五彩池,所以我们想在身体状况还好的时候,尽可能保持体力。八分钟把我们从黄龙入口送到山上离五彩池最近的终战,从钢索车走出来,尽管空气稀薄给人容易感觉喘,但是远不及没有太阳以及雾气太重加上高山气候冷,那么让人的鼻子都快冻僵掉下来的难受。我拿出了围巾,在套着绒帽的脸上绕,只剩下眼镜保护着的双眼给我看路而已。

从钢索站要到达五彩池,还需要一大段距离,我们一路走一路喘,花了大约半小时才走到通往五彩池的分岔路。最气馁的是,那些同车但不乘钢索走梯阶上山的大叔也跟我们同时间到达分叉路口,这意味着我们坐钢索与徒步的时间,跟他们从山脚走上来的一样。这不糗大了吗?

我们从钢索站走来的时候,听见路人问从五彩池下来的游客,看是否看见了美景。对方说:“一点点”,心里就纳闷了。没有太阳,什么颜色当然都看不到。我们从分岔路口往上走了没多少阶,就感觉很累,想到人家的评语,加上我们必须在七点回到山脚乘车,不然天黑了困在山里就麻烦,最终决定了放弃五彩池。

唉,既然没有办法拥有颜色,那就换个方式来把黄龙迹留下...





在九寨沟与黄龙之间的甲蕃古城

Share

Posted on 11/06/2010 12:17:00 下午 | 0 评论

离开九寨沟之后,我们往另外一个高原地带前进 - 黄龙。

上黄龙,不论是从九寨沟乘车,或者是从成都双流机场搭飞机,都会在松潘县川主寺落脚。我最初还以为川主寺是一座寺庙,原来它其实是一个镇名。

到达川主寺之前,我们先在一个称作“甲蕃古城”的地方稍作停留。

请按下面照片看更多照片:


对于非城市来说,钱币不比首饰。为此,羌族文化流传下来的特色是,他们都把值钱的东西,如珠宝、银器等等当配饰地缝上传统服装上。甲蕃古城这个停留站,供游客带手信 - 银饰。我,径自溜达于各古屋之间,捕捉与浓雾的柔软所营造出来的对比。

离开之前才替这巨水晶照相,可以把好运带回家

离开了古城,我们继续朝川主寺前进,路经申请进入吉尼斯纪录的最大水晶。在高原地带,一切与高原神秘色彩有关的东西都显得异常绮丽。这里有价值上百万的水晶供选购,所以那些对大自然所遗留下来的力量有着特别感觉的人,肯定被这其中的美轮美奂唬得一愣一愣。

我在水晶馆外马路对面的山地上,看见了一群正在低头吃草的高原牦牛。它们的数量少,所以价值高。加上三斤的牦牛肉才能作出一斤的牛肉干,所以很多非正统店家注明着卖牦牛肉的地方,卖者卖着的也许是一般牛肉或马肉制成的肉干。


对于平地人来说,一头满身长满长发的牛是宇宙超级霹雳无敌酷毙的!

到九寨沟看水黄龙看山

Share

Posted on 11/05/2010 01:24:00 上午 | 0 评论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处在海拔二千米以上(关于九寨沟的资料:请按这里)。约过了重重山路,快要来到九寨沟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 九道拐。每经过一拐,都会有一个竖牌写着这是第几道拐。由于九寨沟属于藏族羌族的地方,他们相比较汉族来得单纯而直接。

请不要搞混了,单纯不是笨。到藏羌族的地方,如果没有意思要买他们的东西,不管他们兜售什么,都别讲价。因为他们一心一意找生活,游客很多,浪费了彼此的时间都不是好事(我甚至遇见说卖不成干脆要送我的羌族阿妈)。

前一晚凌晨两点抵达,隔一天六点半就得起床,七点吃早餐,七点半出发。也许很雀跃地想要尽快看见憧憬已久的色彩,到也不觉得起不了床(其实根本就是太冷,没开冷气穿着袜子棉衣睡觉都觉得冷)。前面说过,早餐是酒店包办的。下到餐厅,看见住同一家酒店的同车伙伴,自然就坐在一起了。早餐没有自助的煎蛋香肠土司薄饼谷粮茄汁豆,也没有橙汁牛奶咖啡茶。桌子上搁着一个盛着稀米粥的大碗、一盘馒头、一碟榨菜花生、一碟腐乳。

我们当然入乡随俗啊!反正导游一早说了,上九寨沟因为物资缺乏,吃的不会很好,普遍上很多人赴一趟行程都会少掉两三斤重,我们也有了心理准备。来这里不是享受的,我们都是冲着九寨沟的无敌景色那么地一心一意。

到中国,最大最大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用厕所。也不晓得是什么原因,中国人上厕所没有关门的习惯。那些偏远地区的厕所简陋可以理解,但是在城市内,他们一样可以门不关照上厕所,而且还不是面向里面给人看屁屁,而是面向外面,除非人家蹲下来看否则是巧妙地看不见阴部的。

为了方便管理而且减低成本,城市以外的厕所都是没有门的(尖叫)。这些所谓的厕所(算好的了),是洋灰搭建,走进里头,看见一个个矮墙的间隔,下面是一条直通所有间隔的沟,就这样进去解手。有水冲的就冲,没水的照样给他屙下去。没什么好大惊小怪,别人都不会看一眼,因为他们都惯了。

第二,吐痰。也不晓得是怎么的,他们仿佛满肺都是痰,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都可以走着走着,“咔”一声之后,随即随地吐出去。

第三、抽烟。我想他们要是睡觉也能抽的话,他们也会这么做。只要一有机会就逮着抽烟,边抽便吐痰,那种恶心是到了极点。

上到九寨沟,我最开心的是:沟内全面禁烟区(除了诺日朗服务中心那里有个吸烟区以外)。

开放的景区,呈“丫”字形。




门票两百二十人民币,乘搭观光车九十人民币。车子从沟口入口处上,所有的车都是由上往下停。换句话说,来到分岔口,师傅会决定上左边或右边的路线,一路开到末端,然后再在一站站回走的时候停车给人上下。这么做有个好处,游人一般都会在第一眼看到景色就迫不及待地想拍照,这样往上走,一天肯定不够用。更何况最高的长海要海拔车子直接往上开,让人们对景色有个概念,再决定哪一站下车会更有效地收纳美景。

如果真的可以找到几个摄影知己,包一辆观光车是最棒的。

老实说,导游问:“这车上谁还会想再回来么?多数人都不会了”的时候,我在心里想:“我会”。

再辛苦也想再来,而且因为有了一次经验,所以下一次会安排得更理想。



九寨沟的照片请按下图:

严峻是成功的决心所必要的考验

Share

Posted on 11/04/2010 04:43:00 下午 | 0 评论

有句话说“不经一番寒刺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为了一睹九寨沟的风采,过程真的是辛苦得超乎想像,然而,当她的艳丽与脱俗映入眼帘的时候,所有的难过都一扫而空。

真的,目不暇给的景色,直叫人忘我。

车子耽搁了5小时之后,继续前进的路途依然没有太顺利。大约5点半(即车子开了一小时之后),来到一个狭路相逢的地方,迎面的卡车因为太挨着山壁走,结果刮到了石墙,掉下的石头,打散了路边的藤架木条。结果大家又停下了车子,去帮忙搬开。

大家都想尽快到达各自的目的地。

一折腾下来,又过了一小时。

原本应该在这个时候就抵达达九寨沟的我们,只完成了一半车程。

开车后,导游问大家的意见:“现在来收集大家的意见,我们还吃不吃午餐?如果吃,我给餐馆打电话,十点半可以到餐馆吃饭。如果不吃我就给每人退回十块钱,然后直接上九寨沟,大概再三至四个小时的车程,然后吃晚餐”。

没错,晚上十点半才吃午餐,因为午餐时段被卡在关路的半山,所以没得吃;晚餐则得等到凌晨两点抵达酒店才行。


下午天没黑,大家还可以看风景分散注意力。然而秋冬时候,太阳5点多就回家,天色一暗,时间就难磨了。原先乘客们在五个小时的干等之后,想一心快点到目的地好休息。但是也许过了吃饭时间又发现进度不理想,结果一些乘客耐不住气,开始鼓噪了起来,跟导游呛声谩骂。

清晨等候开车的时候,我跟峻睿说:“路途遥远,我们买点吃的在路上备着,万一有什么事情耽搁了行程,至少不用饿肚子”。因为按照正常进度估计,四百多公里的路,由于不是在高速公路上前进,需要大约10小时,所以我们买了饮料、小饼干、小蛋糕、小面包,还有一条条各别包装的熟香肠。看起来还真有点夸张呢!只是没想到这些小东西还真的派上用场。

我们没有意见,反倒是一些外省的老人家,有山东的、上海的、河南的,冲着导游骂。骂着关路,一味地叽里呱啦。后来决定,还是吃饭好了,因为反正都已经耽搁了这么多时候,也不差那一小时。

八菜一汤,上的是一盘盘几乎都分不出来是什么的菜。如果舌头还准确,应该有番茄炒蛋、炒榨菜丝、煮南瓜、青椒肉丝、炒豆芽、炒豆干、洋葱肉丝炒番茄酱,跟一个里面淌着白菜丝,如清水般的热汤。

昏黄的灯泡照耀下,扒进了一口又一口的饭

那一餐,我只记得:有热腾腾的饭,真好。

吃完之后,匆匆地去上个厕所,然后继续赶路,终于在凌晨两点抵达酒店。

噢,忘了说,在九寨沟只有在晚上9点至12点才有热水。

疮疤是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伤痛的印记

Share

Posted on 11/03/2010 06:04:00 下午 | 0 评论

出发到成都以前,我建议游子先做点小功课:

(1) 确定旅途时候的气候
(2) 对自己要到的地方先有点认识

以上两点,上网就可以做到。

我查了上九寨沟的行程,想到10月份是逛沟旺季,酒店、人潮,都是一个考量,所以决定了交由旅行社帮忙。这么说吧,成都自己搭车上九寨沟也可以,车费好像是单程每人138人民币,但是因为路途遥远,而且险峻,所以只有晨班,错过了就得等下一天。住的酒店(记得最少一定要拿标准间,除非愿意跟别人同房),前面查的回复,非常吓人的每间480人民币,而且不知道到沟口要多远,想到一到地,肯定是要第一晚先休息,第二天一早进沟,第三天才离开,所以房费就要每人480人民币。加上九寨沟门票每人220人民币,观光车每人90人民币。算一算,每人最少要付上(138x2)+480+220+90=1066。这还不包括吃(景区酒店规定,住哪家店就吃那家馆,所以除了进沟当天的午餐,其他时候的膳食都由酒店包办)。结果我决定上网找了找,最后落实了一个配套,里头还加了九寨沟下山之后,在成都住一晚,隔天上乐山大佛,以及峨眉山(包括一晚住宿),每人1400人民币。

上九寨沟共有三条路线(请按路线看详情),


(1)路线一 (450公里)
(2)路线二 (710公里)
(3)路线三 (450公里)

我们的车子走的,是第一条线,路途会经过当初震毁家园不计其数,震碎许多人心的汶川。车子在行驶的时候,导游很用心地在跟我们述说这个地方。也许经过了时间与重建的努力,这个地方正在用力地痊愈,但是每每想起那地动山摇在来不及的当儿吞噬了多少生命时,人的恻隐之心都会悄悄淌泪。导游说,当时一震,四川都傻了。公司说员工们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让他们带团到其他地方去。她领着团到北京,团里有个六十几岁的太太,显得很安静。她问老太太为什么会来旅行,老太太凄然地说,自己不想来,是媳妇让她来的。媳妇塞了5000人民币给婆婆,说婆婆年轻的时候,照顾儿子,照顾孙子,现在孙子长大了,儿子在地震中没了...

话没说完,导游一阵哽咽,别过头去,说“我也不想说了”,我听了鼻尖也一阵酸。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卑微。我看着其中一个遗址,一颗巨石砸在屋子里,心里在想:那山上滚下来的石头,仿如流沙般滑落,但砸在人的家里,那已然是摧毁一切的力量。是不是就像我们抖掉的砂石,对小如蚂蚁的生物来说,却是非常可怕的摧残?


这条线,也是最快的线,但是依然耗时。因为即使经过抢救多时,但损坏的部份太广,很颠簸,所以上车前记得先吃晕车药,而且得有心理准备,上厕所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而且由于很多地方依然还不能恢复健全的面貌,路段经常只能容得下单线行走,所以来往的车辆都得相互让路等待。这么一来,路途也就就显得更漫长了。


我们早晨7点开车,大约11点半在途中被要求停下 - 因为前面路段正在铺油柏,所以不得通车。这一等,让我们有了一个非常珍贵的体验 - 边看巍巍大山,边吃泡面。


 因为我们总共等了5小时。


我们的血液里,一代传一代的东西

Share

Posted on 11/03/2010 03:20:00 下午 | 0 评论

说我们是炎黄子弟,可对于出生在国外的孩子来说,中国浓烈的远古流传文化和色彩,我们只能凭那些飘洋过海来讨生活的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揣测老祖宗的面貌。所以这一次能到神州,除了锁定以颜色闻名的九寨沟,当然要走访历史。

脚印,先留于距离酒店最近的文殊坊


入口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景观 - 一字排开,都是往生业的店铺。五颜六色的,死亡并不像平常的印象中那么灰。也许,中国人对于生死看得很重要,所以到来和离开都风风光光的才行。


走进通道,两旁的房子仿佛先招呼我们走进时光隧道,然后在左边的小摊格,看见了其他的小吃。

好不好吃是其次,重要的是要尝尝看。


伤心凉粉,是冷食。粉,像我们的大碌面,但还要更粗肥。拌酱不是太复杂,带咸味的辣油、辣椒、青葱。名字的典故我说不上来,但是在冷天吃凉粉,而且还要是只有辣,老实说,我吃了也不禁伤心了起来。因为实在让人感觉太难过了!

相比之下,濑尿牛丸就强多了。热汤(虽然没什么味道)里伴着葱花,一碗五元的丸子有5颗,四褐一白。它之所以称作濑尿是因为一口咬下,丸子里面的汤汁会卟嗞地喷出来,真的就像濑尿有趣。这道小吃,我们试过不同地方的版本,个人推荐锦里的。

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和色彩。因为地方大,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培养起了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所以透过品尝当地人的舌头所熟悉的味道,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我总觉得,当我们渐渐地习惯了全球化的各种口味之后,我们体内的血液依然会循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基因记忆,督促着我们回头去探访那刻划在根源的味道。

舌头很敬业地让味道深入,然后转化成讯息送往我们的中央库存。

我们不需要感觉什么前世的记忆,只需要记得:我们一定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轮回过,所以抱着宽容去接纳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体验。

早安成都

Share

Posted on 11/02/2010 03:59:00 下午 | 2 评论

因为班机的延迟,我们决定延后一天才上九寨沟。因此,第二天早上下楼,看见天盛壹中心的生命力 - 果然人长一张口,要活着就得吃 - 食肆真不少。

菜单递上来,配的依然是一口四川音。我们看着选择,这指指那指指,既不能问(反正也听不明白),又不敢乱点,所以就找找敢挑战的先试深度。

中国点面食以“两”为量词。小的是一两,大的是二两,再加就根据一两一两地添。一两是多少?答案是几乎我们这里的大客的份量。


 

成都的餐桌上,不流行提供酱油(生抽)。同样是搁着一瓶黑色液体,拿起来一闻,嗯,是醋。吃东西,也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所以店家不会问“喝什么”,而提供饮料选泽的店家,多半也只有王老吉凉茶、雪碧/可乐汽水、豆奶,或啤酒。那些咖啡、奶茶、八宝、桔宝等等都没有。


幸亏身后就是便利店,被辣椒呛着的时候,有及时雨搭救。

严格上来说,成都的口味比较单纯 - 不是麻、辣,就是酸、咸。对于口感上的追求,他们比我们东南亚,尤其马来西亚槟城人的舌头,来得不那么挑剔。所以,不消数餐,我们的舌头开始向大脑投诉 - 单调,而且不断重复。

吃完之后,我们先着手把上九寨沟的事情办妥,缴了旅费之后才开始寻觅小吃的魅力。



 公婆饼是第一个跟我们打招呼的。


样子长得像我们的Roti Canai,但是口感脆脆的。里面包着薄薄的香料咸味馅儿,外面有点焦焦,味道很特别。一个饼才人民币2元。



在街上走走的时候,记得多留意一些小档口,常会有惊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自己安排行程。

只要认真地去走,发掘是一种快乐。

从他们的生活看这地方

Share

Posted on 11/01/2010 11:15:00 下午 | 0 评论

前一个晚上,从抵步到乘车抵达下榻的酒店之后,吃过当地的第一餐时,已经过了午夜。天盛壹中心是一个商业楼,其他店铺打烊了之后,街边会有三轮车,旁边摆着一些小桌子小凳子,用着街灯的照明,等待夜归人路过的时候停下来喝点啤酒打打牙祭。三轮车的设备很简单,卖的也不是什么面食热汤,而是像我们这里串成枝的lok lok,但是用烧的。

嗯,画面是:像碌碌的沙爹。

烧出来香味四溢,但是对初到贵境的我们来说,还是滚出好味道的热汤头会更棒。所以,我们越过嗞嗞作响的呼唤,投向啵啵暖流的怀抱。

回到被窝之后,很快就不省人事了。

那是好事,不然隔天怎么把上九寨沟的行程整理落实呢!

哪里拥有很多就业机会,人口自然就会往哪里去。所以城市里,车多人多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数量成了一个明显的存在时,问题自然也就尾随而至了 - 方便,也紊乱。城市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太困难,有出租车、公交(注:巴士的意思)、私家车(注:霸王车的意思)、小型车(如同泰国的tuk tuk)、甚至是地铁。我们一行四人,考虑到人生地不熟,而且公交大多挤到乱七八糟,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打的。


出租车分两种,车内对外都有个小灯,空车会着“空车”。区别上车八元还是九元开跑的是车顶上是否有“空车”大灯。有的,意味着是比较大而宽敞,同时较新,所以就九元;否则以八元起跳。公交也分两种,像我们的Rapid Penang/KL那种新车厢,上车不管哪一站都二元,另外一种像早期旧款巴士则一概一元。地下铁还新,不比地上车子抢手,据说最远的收费也只要三元。其他的私人交通工具,简单,凭讲价。

有一点成都倒是给我们一个亲切感的 - 两轮的,好多。但是他们是安静的骑士 - 电动脚车和摩多车,在非电油车道上自在地风驰电挚(无规定性戴头盔)。

街道上的路段分成三部 - 一般的车子道、公交道,以及非电油车道。中国的驾驶盘在左边,所以道路跟我们大马是相反的 - 我们出门过马路的时候都因为不习惯而昏头转向。看左看右再看左时,车子带着喇叭声从背后呼啸而来,把我们从花容失色中逗笑到东歪西倒。

看事情老是站得远远的,当然看得没有温度,老觉得爱嫌三嫌四。一旦走进群中,即使无法即时明白,但也多了一份谅解 - 把自己跟他人的距离,从高低调整到齐肩,对东西的了解就变得更有深度了。

气候是另外一种学习

Share

Posted on 11/01/2010 06:41:00 下午 | 0 评论

生长在常年是夏的国度,我们被冷气惯坏了。从短袖T-恤到三四层衣服在保暖之间的转变,我看见了人体在温度的跟前是多么的卑微。

汗流浃背是一种折磨,抑或让冷风吹得气管收缩才算考验?成都的气候转变,落差虽然没山上的大,但是白天和入夜之间,还是明显地感觉得到差别。

更别说今天和昨天的不同了。

第一天的冷冷,可以用火锅的热汤抵御掉。辣的不要,可以吃白汤 - 我们很开心地以为可以暂时脱离被烈日灼伤的苦恼。然而几天下来,少了暖阳,除了冷风还有长命的丝丝飘雨,人就渐渐地少了精神。仿佛整个身体内的肌肉细胞都在卷曲。身上感觉到的虽然不是湿答答之后的黏黏,但静电和灰尘却是毫不客气地钻进曝露在外的头发皮肤,那比凉干汗水更难撇除。

改变,是因为我们厌倦了习惯,还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不停止才能有所不同?

我想血液里还是流动着希望学习更多的因子,所以一直寻找着突破。

泛白是为了不喧宾夺主

Share

Posted on 11/01/2010 01:25:00 上午 | 0 评论

四川的热情澎湃,至少在味蕾上,是非常慷慨而且直爽的。沿着几乎入眠的街道,走到距离酒店大约十分钟脚程(我们走得很悠闲),是一家餐馆。已经过了午夜,只有它还大门敞开。

里面坐着一桌四个年轻人,我们跨过门槛,准备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慰籍。

毕竟已经是快要进入休息状态,我们很有共识地把所有的刺激留待精神饱满之后的天明。冷夜里,即使一杯泡面也能激起感觉幸福的涟漪,更何况部长用一口我们听得八只耳朵的川普(注:四川腔普通话的意思),推荐我们吃牛肉汤,排骨粉丝锅?

我们并不太明白她说什么,只强调“不要辣”地点了两道。

 酸菜牛肉

排骨粉丝


色彩斑斓,也需要苍白的衬托。我总觉得,智慧是一种不庸人自扰的清雅,因为能看见大图的和谐者会明白:当嘈杂在喧哗,安静地包容是一种层次,也大大地体现了度大的脱俗。

牛肉薄片,在微酸的汤汁里,呈现一种不愠不火的感觉;排骨汤里渗出大骨熬煮出来的精华,口感嫩而带鲜甜与咬劲的肉,很快地让我们有了饱足感。

清香缓缓地顺着食道下滑,暖和了整个心和胃。

我们彼此谈笑风生,不管明天的事情。给自己最好的体贴,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退下来,让节奏做主,感觉当下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