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二) 不止看到,还听到和感受到 - 世遗乔治市的灵魂

Share

Posted on 12/21/2011 10:08:00 下午 | 0 评论

尽管槟城的繁华参杂着很多文化、时代,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大排长龙的档口,都来自悠远的过去。这似乎说明了:访客吃到的不止是舌蕾上的跳跃,还有流传甚远的历史。


着实很难想像:扁担饭,也是世界遗产。

你说宗教信仰有多大的力量?信念决定很多东西,包括了一个人的态度和观念。这家位处Chulia Street尽头转入Penang Road的巷弄里,称为Line Clear的扁担饭档,可以24小时不打烊,唯独周五的礼拜时间,老板会毫不犹豫地把客户阻在外,把菜肴关起来,坚持去回教堂祈祷。


我们早到,坐在里面享受咖哩、香料。员工来结账的时候,轻声地说:“这就是我们保持line clear (队伍通行无阻) 的方式”。

真有意思!

穿过莲花河 (Leith Street) 去拜访世界级的世界遗产 - 张弼士故居前,我们越过了著名鞋子设计师拿督Jimmy Choo (周仰杰) 当过学徒的香港鞋店。槟城的名声、古迹,都那么地不显眼,却那么地惊喜万分。

所以我很喜欢槟城的高调中低调,低调中不凡的个性。



张弼士故居有多少内涵?从横梁到柱子到地板到装饰,及至天井、架构在于风水的考究,这座耗时8年才完成的大宅,拥有太多的知识。我个人推荐这位达人:


不同于一般解说员,她把张弼士故居的精髓说得活灵活现。本来以为一小时可以完成的参观,竟然逛了两小时都不察觉。她生动地把大家引进了解说之中,参与了欣赏和赞叹的过程,因而在她的每一个步伐里,都深深地被吸引(联络请私下洽询)。

如果对这蓝色大宅有兴趣,还可以在里面辟成酒店的房间住上一宿。


(待续)

(续) 不止看到,还听到和感受到 - 世遗乔治市的灵魂

Share

Posted on 12/21/2011 08:38:00 下午 | 0 评论

Project Penang 把这次的行程,分成了四区。

老实说,要用两条腿以两天走完所有推荐的景点和小吃(还有没来得及被推荐的呢),除了吃力,还显得赶鸭子。所以我做了点功课,把重要的景点稍微整理串起来,然后尽可能带组员逛遍。结果,预期中的地方,有好几个是休息的。但是,关了几道门却也开了几扇窗 - 比如说,日本横街传统“油炸鬼”店没开,但是对面的酬神戏以及布施予乐龄人士的场面,让组员有不同的体会。还有在农历七月才普遍看见的龙香阵容,也在这里出现。也许对槟城人来说,这没什么,但是在其他地方,这还是少见的。尤其一整帐篷下的老人家,像儿童节等候派恩物的小朋友,有点不耐烦地鼓噪着时,让这个发掘槟城的体验,显得好有活力。


出发到槟城乔治市逛逛前,除了搜索网路上不同驴友的体验、参阅Project Penang的指南之外,在当地遇上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帮助,请记得这两个地址:
(1)
George Town World Heritage Inc.
No. 116 & 118, Lebuh Acheh, 10200 Penang, Malaysia.

(2)
Penang Heritage Trust
No. 26, Lebuh Gereja, George Town
10200 Penang, Malaysia.

这里拥有相当的资讯,包括了关于历史建筑物的构造和知识, 以及其他你所需要的协助。

午餐之前,我们走进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这条短短的巷子,有个名字叫做Jalan Mesjid,就在Lebuh Chulia的路上。巷子的尽头有个退色的招牌,写着“莫定标娘惹粿厂”。跨进看似不起眼的后巷门,看见正在忙碌的师傅。

槟城跟娘惹峇峇文化,有撇不开的渊源。连新加坡著名电视剧《小娘惹》也来这里拍摄。所以,到槟城一定不许错过以缤纷色彩见人的娘惹糕点,这些一块一口的小点心,把糯米粉和椰浆的魅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风靡了无数人。




我跟组员们说:“没什么,来槟城嘛,除了走走看看,最大的享受就是吃!”语气中,夹带了我身为槟城孩子的骄傲。槟城美食的名气本来就不在话下,当这个名气再调以内力 - 故事的时候,她有一股让人着魔似的力量,让爱上她的人无法自拔。

(待续)

不止看到,还听到和感受到 - 世遗乔治市的灵魂

Share

Posted on 12/20/2011 12:59:00 上午 | 0 评论

我对“世界遗产”最赤裸裸的感觉是:它是流连在人间很久的古老灵魂。因为它的依恋,所以赋予了那个地方难以忘怀的力量。

我的队友之一Trinity(来自印尼的驴友作者)走在新街头(Campbell Street)时轻声地问我:“为什么我总是看到头发斑白的乐龄人士,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伙子呢?”我笑笑说:“隔壁街,叫做牛干冬的地方。那里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落脚处”。

从吉灵仔巴刹(Chowrasta)通新街,转日本横街(Cintra Street)后到牛干冬以前,看见的多半是日暮行业。也许现在的人很难想像这里曾经拥有过的风光和繁华,但要是靠近这些依然在这里活跃的人们,不难发现他们离不开的不止是习惯,更是一种对这个地方的情怀 - 几乎一生都在目睹和陪伴这里雨打风吹。


Project Penang 之所以打造这次的活动,不仅仅是在于推动用经济实惠的旅槟(旅游槟城),而是希望透过贴近她再加上藉由当地在地人(而不是导游)的注解,去体会她的存在、感受她的脉搏和欣赏她的独有气质。

就像在欣赏制作薄如纸的薄饼皮时,深深地感受到:它除了可以包裹出娘惹美食(薄饼),还可以成为花生糖的外衣,因而理解到槟城人对这个地方的执着 - 不起眼的薄饼皮,却是成就美味佳肴或零嘴的功臣。就像乔治市的世遗身份,正正来自于她还没断气的曾经,而粉饰了现在成为游客必到的地方。

这就是自我的槟城。

当全世界都在享受电力烤面包箱的便利时,这一个角落里却挤满人潮。上面烧开水的简单火炉下方风口,有老婆婆为耐心等候的人客以炭火烤出金黄色的吐司。涂上牛油佐以椰奶酱(或称“加央”)或幼砂糖,配两颗半熟蛋,是很多人的幼时回忆。


来自砂拉越的博客 Annie Neoh 说她很喜欢这里的“共存特色” - 新旧、老少、好坏。仿佛槟城就是那么地不愠不火,让不同的喜好都能并处的空间。

(待续)

后记 - 爱情是在感情深处关于意愿和方式的结合体

Share

Posted on 12/18/2011 09:19:00 下午 | 0 评论

从滋味开始的旅程,甚少人会在起步的地方,就看到打下基础的决定性、考量到培养深度的影响力、以及了解到拥有去向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都在尝试。

从尝试中,我们体验到磨合的过程所会经历的各种可能性。也从尝试中,我们逐渐学会爱情的既简单却又复杂的特质。更重要的是,时间大大地或推动或阻碍了爱情的存在。

能在一起很久,当然是彼此摸索出了累积情感和相处的模式。

然而最重要的是,就像人的知识和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敏感度,爱情同样需要不断更新。不要对爱情怠惰,因为它会因为你的习以为常而死亡。

所以,重点是:寻找两人可以共通的桥梁,一起去经营这份幸福。

[完]

(四)、从决定中预测爱情的去向

Share

Posted on 12/14/2011 11:33:00 下午 | 0 评论

他的沮丧来自于决心立志经营好一段感情却得到跟希望中完全两回事的局面。

我试着安慰他,告诉他这些日子下来,他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当初的那个只会摔脾气的混蛋,也已经不再是任凭自己高兴就好的王八蛋。然而他却幽幽地说:“她看不见这些不同”。

我跟他说:“感情是需要彼此去寻找方案的。如果对方觉得你有问题,她自己何尝不也是?无论如何,现在说这些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方法”。

他说她的想法挺顽强的:铁定不再赌下去。如果她真的决定不打开谈判之门,那他在门外叩死也没有用。

爱情就是这么自我。

情到浓时的密不可分和思想不合的水火不容,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回事,但却活生生地存在于几乎每一段感情之中。

我们都知道没有所谓的永远。永恒这个东西,纯粹只是我们用来假设没有时间局限的空间里能保持不变的思想。从对爱情憧憬、经过甜蜜、产生磨损、投入调适,到决定继续还是终止,都是一个不断运转的循环。即便对着同一个对象,也是可能的。

我们会因为时间而成长和老化,因此我们在经历中累积智慧,在不同的阶段应用相应的思维,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塑造成我们所能达致的模样。

他那天给我的最后一个消息,是她回家了,他得找个机会跟她好好修补。

是修补破裂的感情,也是修补相互扶持的信心,更是修补因为吵架冲出口而伤到对方的谅解。

我跟他说:“我不认识她,无法给你更具体的分析或建议。然而我可以跟你说的是:爱情是一个过程,它结合了两个人,把他们变成一个。这样的程序,需要双方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彼此对于合二为一这个概念,是永远把对方纳入自己的考量,却也永远保持尊重对方为个体的心情”。

他决定再努力,去打造两个人的幸福。虽然路很长而且不容易走,但是他希望能够跟她扶持去前进。

3天后,他来了一则短讯:那天回来到目前为止还算不错。

我不晓得他用了什么方法让这次险些杠龟的感情重燃,但我清楚知道:要能走得远,就得要有韧性去面对磨炼。

我放下心头大石之余,不禁笑了一下:看来他又要重新潜到水底了...

(三)、从反应中窥探爱情的深度

Share

Posted on 12/14/2011 01:09:00 上午 | 0 评论

然而,懊恼归懊恼,在爱情的道路上,当遇上瓶颈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绝对超出于懊恼而已。因为懊恼不会把问题解决、不能把分歧导直,更不会使到频临破裂的关系自动修复。

他在电话中跟我说:“她说我不用心,对她的说话总是心不在焉,然后再要求她重复。我知道有时候我会闪神,所以我就跟她道歉,可是她觉得我从来都不会悔改”。

我们对另一半的反应,完全曝露了对方在我们潜意识里的印象。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对身边的那个人显得倦怠,因而让对方感觉自己的不被重视,那也许说明了一件事:习以为常已经取代了彼此之间的爱情,或者说,你已经把焦点移到觉得比对方更有趣、重要的课题上去了。

这也意味着,这两人除了日常的衣食住行和一些价值观的差异而还在维系着彼此的关系,爱情早已经退到一个搁浅的地方。

所有一开始时的甜蜜美好,终究还是成了现实的侏儒。而嗅觉灵敏的女生比较先发现:浪漫破灭,如果没有可靠和值得期待作为补贴,那么这段爱情,早已没有生命。

他说:“她会用让人难过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到我经常感觉到几乎尊严受到了践踏”。

我很惊讶的是,当他说着“尊严受到践踏”的时候,语气里还是透露着对她的爱意。原来即使最重要的内心和感受受到了伤害之后,爱情还是可以牢牢地攀附在上面,设法吸取可以消化的养份,重新堆砌希望的。

我不知道“爱之深责之切”这个适不适合用在口不择言地教训另一半之上。我只知道:即便说得锐利,也不是用充满情绪宣泄的字眼去打击对方作为赢取的筹码。

这种方式,不仅仅破坏了双方感情的组织,还使到彼此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疙瘩...

(二)、从对待里思索爱情的基础

Share

Posted on 12/13/2011 12:32:00 上午 | 0 评论

电话的那头,传来了他显得有点着急的语气。

我曾经对他说过:“你只有两个情况下会打电话给我,第一是高兴的,如生日;第二就是当你遇上问题的时候。其他时候,你是从来都不出现的”。

此刻,他没有快乐雀跃地想要跟我分享的反应,只有彷徨无助的焦虑。

原来,本以为开心筹备的婚礼,遇上摩擦而触礁了。现在正面临幸福快要瓦解的窘况,而他因为迫切地想要修补而不知所措。

感情甜孜孜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想到关于磨合。当糖衣脱去,沾上了生活价值观的时候,自我会差遣情绪,而情绪则会影响态度。最终,受到态度驾驭的两性,出现了需要彼此努力才能处理的场面。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只不过人们不习惯维持时时检讨,所以才会来回地在问题和追究中往返到裂开。

平常的不以为意,成了分岔的导火线。

“她两天没回家了。我打电话给她没接、发简讯也没有回音。我最后发简讯告诉她要出去住让我去,她一个女孩子人家在外面不安全”。

回信终于出现,里面只有一句话“请你在这两天内找地方搬出去”。

一段爱情,很容易被累积的情绪侵蚀。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对像,毕竟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谅解:把彼此的根基大稳了,才能经得起风浪。外面的打击只要有两人内里的力量凝聚,再大的难题都可以去面对客服;要是内在的不一致,鸡毛蒜皮就足够让大家栽得人仰马翻。

我是看到他的改变的,但我无法让她看见。因为感情跟了解一样:本来就是需要经过时间才能逐渐成熟的。

他无法说动她,是因为她觉得他不把她放在心上。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人懊恼很久了...

(一) 、从寻觅中体会爱情的滋味

Share

Posted on 12/11/2011 02:31:00 下午 | 0 评论

每一个人,在恋爱的窗边探头的时候,都经历过一个很美的时候 - 对窗口的另一边,充满着希冀和憧憬。

反过来,当在另一边太久,开始对曾经曾经跃跃欲试的部份失去了热诚了之后,人总会想要跳出这框框,要不就暂且放个空,什么都不要地呼吸调适自己和享受片刻自在,否则就对意兴阑珊的事情,用厌恶的面孔吼回去再把希望放在下一个窗口。

接到电话的时候,我以为是来正式的邀约,要我去分享快乐。我打趣地说:“怎么,来丢炸弹了哈?”

电话的那头,传来了.......

也许,当想要被爱的心情再也不被看见的时候...(序)

Share

Posted on 12/11/2011 10:51:00 上午 | 0 评论

刚过的两天,我是在烈阳下度过的。可以想象,我现在是黑到了什么程度(当然先经过烘烤过的红,再转成黑)。然而,在那两天之中,我体验了很多很珍贵的经历,从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全部都充满了非常有意思的领悟。


然而,最最最明显的,是在短短两天的相处之中,感受到:这个世界从来都在快速和缓慢之中跟自己擦肩,中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是否看见了而已。

来自四方的朋友,只有一个乔治市在牵引,然而因为聚在一起了,所以所有可以交换的故事,都在这期间发生。从一个大观来看,香港的眼睛跟印尼的视角,以不同经纬的方向交错着;当走近一些,由东西马南北马的立点,也磨出绚丽的火花。也许在一如往常的生活里,大家还是慵懒地看待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周末,但是对于投入其中的人来说,哪怕是一个笑声或者一个遗憾,都是具有变化性的元素。

我从一边在体验勾肩搭背和另一边在电话中聆听孤独的低泣中,有了这么一个感动。

当想要被爱的心情再也不被看见的时候,发生在这么一个炎热的午后...

投诉了之后依然还是乖乖低头

Share

Posted on 12/08/2011 12:31:00 上午 | 2 评论

前两天看到报纸一段关于消费者投诉中心接到的投诉统计的新闻。文中说,今年首半年接到2千多宗关于公共交通服务的投诉当中,其中8百多总是针对亚航的。再者,这投诉的数字比去年全年数字以翻倍上升的情形在发生。(消費者投訴中心:首半年863宗‧亞航被投訴大增)

老实说,這投诉上升的迹象,是说明了亚航的素质越发让人不满,还是显示出意识到自己作为消费者拥有就不满意的事情作出反应的人数上升呢?

无论如何,我认同文中所提到的:“亞航和馬航已經合併,但不管他是聯營還是換股,重點是消費人沒有選擇,即使我今天憤怒地投訴亞航,明天還是要選搭亞航。”


没错啊,你看!_Orz_

推理小说 - 《谜桶》

Share

Posted on 11/27/2011 10:39:00 上午 | 0 评论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推理小说。

去年在成都逛书局,看到书海就不停告诉自己:行李不能放多少东西,所以要小心选,不要眼红不然会后悔。

结果就在精挑细选之下决定带着它远隔重洋回来。

回来以后看了几页就合起来,原因是:翻译本搞到我对名字,是的,尤其名字(当中包括人物、地名等等),完全糊涂。结果,搁在书架上到一年后,我才决定克服这个头昏脑涨。为什么?你看外面那段话:“不在场证明”大师克劳夫兹的巅峰之作,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篇巨作。有“巅峰”和“开篇”这两位巨臣撑着,挑起了我的决心。還有日本作家井上良夫和美国评论家伊克拉佛多的荐言 - “推理小说的殿堂之作,其他佳构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面前,都显得寒怆,不登大雅之堂”、“谁都不能否定这是推理小说史中的经典之作”,還有江户川乱步说的“写实推理小说的最高峰”。

别问我这些为之护航的甲乙丙是谁,因为我一概不知道。我之所以开始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觉得看推理故事需要冷静思考的条件,这跟我在沉淀的决定是吻合的。看完整部作品之后,因为那一堆的名字都被我用代名词带过,比如什么ABC是警察、侦探、马车夫,哪个XYZ是什么阿茂等等,所以我還是享受的。

因为我在乎故事。

我本来就是在乎故事多一点的人。

这起事件的教训是:一、所有事情的发生(比如我买了这本书,即便是一年前),都有它的原因和价值所在;二、要看翻译本需要技巧(比如用自己懂的方式去认清,而不是强迫自己去死背那些翻到天花乱坠的五三四),還有耐心;三、与其停留在表皮上,不如深入去参与和了解当中包涵的细节更有营养。因为如果不能撇除包装上的伎俩,而抱持等候被惊喜的心态去做事情,最后往往只会在恍然大悟之后嗤之以鼻“只有安捏”的失落之中。

凭良心讲,以作者 Freeman Wills Crofts 的(年代、个人)背景来看,那些向他致敬的作家们说得也没错。经过了时间的演变,不管我们走到哪一个先进的卓越程度上都好,开山鼻祖的功劳是绝对永远值得被敬仰的。因为没有先列就没有改变,粗糙绝对只是在后来精致出现和比较之后才出现的批判。

说到最后,这本书到底好不好看啦?

我得很老实地说:那要看你有没有打字机、电报的情怀。

那是一种欣赏不属于1和0的复杂、不情迷对着机器说话,以及享受步行的心情。

我看逝去的那些年

Share

Posted on 11/26/2011 05:26:00 下午 | 0 评论

从看完脍炙人口的青春爱情片《那些年》回来,我刚好走到沉淀的时光。当很多缅怀在发生的时候,几近消失的年少情怀突然又在胸口炽热起来。原来,不管我们到了多少岁,内心对爱情的感觉,依然是很单纯、靑涩,而且希望它永远都不被尘世所污染。

也许因为这样,那些跟刀导年龄相若的会回味年少时候那种心如鹿撞的快乐,然后重新站在时光的路口,(多少都会)概叹不复返的年轻岁月;而眼下还在挥霍青春的,会浸淫在爱情的浪漫之中,前俯后仰于电影探讨性教育的手法,以及慷慨地粉饰自己依然充满着憧憬的相悦里。

我静静地,除了等待因为遇上了难过所以混浊的心情可以再次清澄,同时也让这部戏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对话。

然后我明白了一件事:当情感开始因为参杂了很多日常生活之后,人会躲进一个空间里,去追随自己架构起来的纯净里。那里有温度、有美好。最重要的是,有快乐。而快乐最简单的诠释就是“让我能安安静静地那享受独有的空间,去造我现实中疲于奔命却依然有一段距离的梦”。所以,那些年的旋律再度催眠着散场后还在回味的自己,而所有的幼稚和愚蠢都成了自己心目中最大最大的遗憾 - 那些年的勇气呢?哪怕只是一个淋雨的举动,都成了嗤之以鼻的无知。

而我,在看完那部戏之后,蹲在需要我反省的路旁,好好地去想想:关于追逐,我是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继续?在面对除了思考、分析、归类之余,我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怎样安顿?

后来我知道了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有一个重叠的地方。要进入这里,单用理性或者纯感性都不行(用理性包装感性,还是感性修饰理性也不行)。这个地方容许了共存的发生,也具备完全包容的条件,接受着无需大费周章的一切。

这个重叠的地方,因为接纳,所以不偏不倚地引导着两者的结合。我在学习了解,也在学习投入其中,因而明白到沉默(但不是消极)的力量,并了解到:要通往有知,需要先放下。

那些年说的是不懂事的岁月在日后被珍惜的真正原因:当日子再也不幼稚的时候,重新温习当时候的悸动。提醒自己给予现在温度,并且认真去发觉藏在没说的话里面所包含的感情,以及用体会去使思考含着感受。


沉淀的原则:安静一下

Share

Posted on 11/26/2011 12:37:00 下午 | 0 评论

昨晚睡觉以前,我默默在心底说:“今晚还是不要问老爸了,不然他卖的关子或给我的指示都会使我更一头雾水”。

其实说穿了,是我知道自己骨子里有着很会晓以大义或者故弄玄虚的顽皮,而它们总爱在受到刺激的时候,伪装成保护色,让我显得很膨胀,所以我不想再跟自己的这些没完。

最低限度不是现在。

因为我在处理着把一个看起来根深蒂固的形象作改变,而不是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地裹着更多具有刺激性的外衣。

结果,我决定跟观音菩萨说话。因为在我的经历当中,观音菩萨最好了,祂会让我好好好好地面对我内心最不想被发现的地方,并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挑一下,使很多问号都随之有了答案。

很多时候,解释真的是不必要的。

这几天的沉淀,让我有了这么一个领悟。

真正的柔软

Share

Posted on 11/24/2011 04:12:00 下午 | 0 评论

刚打开信箱,看见了法鼓山寄来的电子报。里面贴的圣严法师开示精选,说的是“柔软心”。


呵,刚好对上了(再次证明:宇宙真的会给予回应的)。

摘自《从心沟通》,这篇文章仿佛在告诉我:自己的形象和性格经年累月地奠定了人们心目中普遍强硬的印象,是需要经过另外一段时间的呈现,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

耐心等待的当儿,我就藉着以沉默应对。


“有时候,你不被了解却又不想争辩,或者你难过到不想争辩时,你就会选择沉默。”

你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

Share

Posted on 11/24/2011 11:30:00 上午 | 0 评论

我相信许愿这回事,因为根据物理的原理,所有的一切都是电波,所以只要认真地把愿望专注,它会跟宇宙间存在的电波相会,进而促使它的实现。

除了许愿,还有一样也是汇集了很多电波的 - 信念。

跟许愿不同的是,前者偏向希望实现(即还未成真)的事项,而后者则是决定了一个人会怎样去面对正在发生的这回事。循着“所有一切都是电波”的方向思考,我们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而我们所想的就是脑袋发出的讯息,所以讯息是会跟宇宙中存在的电波触碰到,发展成真实。

一个人的态度,主要是以一组不同的价值观所形成。故一个人是不是诚实地表现出内里的信念,可以从遇见突发状况,或者面对事与愿违的时候看见。

我那天跟朋友说着:“两性关系,除了爱意,还涵括了关于愿意一起去磨合的决心”。毕竟这个世界是由很多的不同(或者不尽相同)所组成的,所以当存在分歧的时候,尤其在遇见不顺心的状况时,绝对需要彼此的退一步想。

结果咧,当晚我就遇见了一个让我反思的情形。

上个星期忙着整合舞蹈的事情,接过了一通需要我传话的电话。然而事情的发展是:两件事我只记得并传达了一件。几天后电话来问及结果的时候,当然无法给人答复。我知道是自己的失误,所以就承认了过错。只是,我并没有将自己的心理准备好被报以不悦的脸色和谴责。

在我的立场上,我当然可以“忙的还不是你的事情”作为辩解,反正这耽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或者再也来不及去处理的事情。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除了(不管什么理由都好)是我的失误,也是在跟我说:“哪天真遇上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就糟糕了”。所以我除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该反省自己的糊涂。只是,被内心责备已经很难过了,还要面对脸色和语气,心情自然就沉了下去。

所以啊就藉这个机会沉淀一下。

想想:就像那群孩子很努力很努力了之后依然达不到要求,你是给一桶冷水/狗血,还是拍拍他们的头/肩膀鼓励他们?

我喜欢用聊天的方式去释放内心的自责,因为这样会让人感觉自己能够勇敢的力量。

大家都有自己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将心比心。

空白键

Share

Posted on 11/23/2011 10:44:00 上午 | 0 评论

经常在电脑键盘上游走的人,有没有发现空白键是所有按键之中最宽的那一个?

认真的想想:就像人生,如果少了空白键的存在,恐怕也会让人感觉窒息吧!因为我们不断地堆砌好多好多,仿佛所有一切都是那么地来不及。尤其在于对他人的要求,更显得苛刻且不留余地。

昨天跟朋友到城中的咖啡座喝下午茶。她走过了半个地球,在不同的色彩中度过很多缤纷的经验,感受世界的宽度正在人与人之间点缀着不能言喻的美。然而地球的另一端,爱她的男人因为正在繁忙的职务堆中,期待下班后习惯的点点温存,所以对另一半总是不在身边有了微言。

我们都希望被了解和谅解,但是偏偏无法超脱对自己的在乎更重视,所以很容易陷入不能自拔的抱怨。而被抱怨的总觉得自己很无辜 - 不是我没做,只是在你眼里好像永远都不能满足。

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样的事情、范围在忙,当祈许着能得到更多帮助来一起达致彼此的理想时,也应该想一想:如果今天我们对调位置,你受到这样的对待,除了跟自己说“因为爱所以包容”以外,是不是也希望对方可以不这么地理所当然?

相互配合,就像在电脑键盘上以26个字母加上标点符号和空白键,才能有动人篇章。

因为谴责真正着重的并不是事情本身,因为事情总有解决的方法。生气是因为不能接纳事情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进行,同时又无法靠自己处理情绪的部份,因而对着对方发出的不满。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Share

Posted on 11/23/2011 12:00:00 上午 | 0 评论

我对这句话的感想是:“确实,因为前面的路是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走下去的”。

虽然我偶尔还是会觉得“好累啊”。

很多时候,明明就是铁了心要跟人生拼了。但是,遇见了阻碍还是难免有种气馁的感觉。仿佛人生正冷冷地在说:“证明给我看啊你到底有多大的决心”。

这是最好的现实写照:别光说不练。

我常常都这样跟自己做心理建设:嗯,只要积极朝正面,挫折就不是挫折,磨炼就不是磨炼,打击就不是打击。它们通通都是在帮助我成功的关键。

只是不时还是会感觉难过。

因为我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也有想要停一下,歇一歇,被谅解的时候。

我不禁想起这么一句话:习惯会让人忘记体谅的需要。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Share

Posted on 11/21/2011 12:48:00 下午 | 0 评论

还记得两年前看电影WATCHMEN(守望者)的时候,自己被这取材自世上唯一获得文学奖(雨果奖)的得奖漫画中,其中一个角色所深深吸引。

(更多关于WATCHMEN请按这里

这个角色,就是The Comedian - 笑将。

这个角色很讽刺,因为他本身是守护者之一。但是他的行为举止,除了在职责上在守护国家,他的人生其实是刚好对其身份的信念背道而驰 - 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在度过。他跟同样是守护者的Silk Spectra灵丝搞上,然后却对往后的所有,包括对方生下了女儿,都没有扛上任何的责任。

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不必认真看待。

也许看起来悲观,但是想深一层,如果不以消极的态度,人生为什么不可以更坦然而不压抑地笑着过?

在乎这个在意那个,搞得自己连呼吸都觉得喘,进而使到身边的人也受到感染。有些人会很无奈地说:“所以我就把这一面藏起来好了,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别人”。但是,能掩饰得了多少?或者说,能掩饰得了多久?对人欢喜背人愁的方式,只是说明了我们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去波及他人,那并不意味着我们该不去传染地沉溺在不快乐里面。

要比较就以给自己增值为基础,而不是站在在乎别人比自己厉害的位子上。人生就像在马路上驾车 - 你不可能永远在第一位。

用豁达的态度去看待周遭,用积极的精神去鞭笞自己。

原创的精神

Share

Posted on 11/18/2011 02:48:00 下午 | 0 评论

成了舞蹈观摩会小插曲的成品舞获颁创作奖风波事件,竟然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今年看到全国华人舞蹈节的表格和条规章程,注明了非原创作品不得参予角逐部份特设奖项,心里是感到安慰的。毕竟除了把焦点锁在得奖上,认真在做事的大有人在。他们因为爱舞蹈所以认真学习并投入创作,凭着自己的实力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值得去竞逐一个真正的肯定。

今年(中学组的)的参赛队伍数目锐减(往年大概有十多支,今年只有9支),据说部份不参加盛事的学校转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学习了。其是不管到哪里都好,都是本着一颗爱舞蹈的心,只要一心努力表现对舞蹈的热爱,而编、舞出感染人们的姿态,就是一种对艺术的坚持和投入。

昨天闲聊间才知道一些学校会过于在乎奖项,结果给了负责老师不少以得奖为主的压力。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件创作奖风波,挑起了一些对立观点的不快。其中该队成员更透露出编导对学生灌输该作出怎样的反应。

成品舞无疑是一个观摩的好示范,这样能让学习过程有一个更具体的模仿对像,进而看见自己在用功练习之后的水平。然而,当走出平常的练功、甚至乎表演,走进了比赛圈子里的时候,这舞码就不适用了。因为这是人家的作品,断不可以把人家的屁股贴到自己脸上来。

所有的一级编导、舞蹈员都是经历一步一脚印走来的。

人生路(可以巧取但是)没得取巧。要得到认同就要能光明正大地抬头挺胸 - 不止是底子、功力是练出来的,就连作品也是凭自己的领悟和创意(还没说音乐部份的原创性),结合所有的方面而成的。

这是一种精神 - 彻彻底底地凭实力。

借下面一个非常值得认真分享的片段谨祝2011年的年度舞蹈盛世成功,当中包括了健康、积极和无限希望!




因为我在乎

Share

Posted on 11/16/2011 09:36:00 下午 | 0 评论

有时候很难想像,时间会这么轻易地流逝得这么快。我并不在强调变老,而是对眼前所见,以及对身旁的体会的有感而发。

下午两个学生来舞蹈室看我们,虽然只待了一下子,但都递上她们写的一些心声和寄语。字里行间透露出她们对我们的感想,我看着这两张稚嫩的脸孔,想想去年她们跟着鵔睿练舞,今年因为高中统考而无法参加,才惊觉那仿佛几个月前的事情,已经超过一年了。而且经过了刚过的周末所举行的毕业典礼,她们就要往更广阔的天空飞去。

心里有点感触于那乖巧懂事的两姐妹(姐姐去年毕业),还有总会在我轻轻地拍拍头的时候眯起眼睛跟我笑的小瓜。

再过几天就到今年的舞蹈观摩会了。下午看着这一年的舞蹈员一再地努力把自己推到极限,我的思绪突然间停留在一个完全寂静的空间里 - 每一张脸都露出她们对舞蹈的执着和热爱。

她们气喘如牛,她们汗流浃背,她们即使生病、受伤依然坚持。也许她们单纯地以为这是为了想要在完成定下的目标,但是看在我的眼里,那份执着,说的却是比完成目标更多。我们追求赢的感觉,因为那是一种最直接的肯定。然而,以最基本的要求,把自己推到准备就绪的地方,更贴切地说明了一件事:因为我在乎。

因为在乎,所以希望做到最好。也因为在乎,得失心就变得重。更因为在乎,所以无怨无悔地为它付出。这一份在乎,让她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故事,让我每一次都很有使命感而且快乐地跟她们一起加油。

因为,我也一样在乎。

我在乎你们,以及你们给我的感动。

摄于2011年11月16日

钜细靡遗

Share

Posted on 11/14/2011 08:03:00 下午 | 0 评论

刚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很有感慨,所以决定写下来。

文章的开头很简单:

如果一个人花了8块钱买了一只鸡,以9块钱卖掉;然后他觉得不划算,所以花了10块钱又买回来,再用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
请问你觉得他最后赚了多少钱?

文章要求读者先思考,然后再往下看。


简单的买卖也有学问吗?事实上,这一道一般的算术题,足以激起很多涟漪,开出很不一样的可能性。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无不由小小的事情来累积出大大的智慧吗?

单向思考、双向思考、多向思考,很多时候,都影响了结果。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我们在面对的时候,究竟是以怎样的思维模式去咀嚼消化。

深入简出的道理,有很大的力量。我们因而得以在各种不同问题和挑战的经历中,啄磨出越见细密的心思以及更加成熟的态度。

求知的精神在于对质量的重视,看见问题以学习克服困难。说到底,世上没有一个绝对论,能参透多少全看个人。而成不成功,除了归咎“命运”,最重要还是看选择。


我很喜欢这种反思的机会,它仿佛跟我说:“认真看、耐心看,你就会慢慢看出更多内涵了”。


请按连接看原文:

一道IBM面試題,月薪8萬,只錄取不到10%的人

希望和恐惧与勇气

Share

Posted on 11/09/2011 11:28:00 下午 | 0 评论

隔了一段时间,才从网路上翻出今年的漫画电影 “青灯侠” 来看。也不是不愿意掏出10块钱买票进场去看,而是遇上商业片尤其是那种给人超级无敌娱乐笑笑没烦恼,或者满足动漫情怀的,多半都会引来很多不认真看电影的观众。下场是一堆的自我如入无人之境边看边讲话地搞到我总想练就灵魂出窍来闪开這些声波,或者像肮脏东西上身地摇脚摇到我深怕自己不小心就希望能拥有神奇绿巨人浩克的力量把他们连人带椅子丢到外太空去。

所以我一般都会躲开这种狂潮,静静地等电影下画之后网路出现清晰版本的时候,才在家慢慢欣赏,顺便等等看有没有惊喜(如遇上写得非常不错的对白)。

看完“青灯侠”,除了名字真的有点不会讲,戏虽然也确实没太多过人之处,但至少我还有些许不错的慰藉 -讯息和对白。

在这部戏(或漫画/动画)里,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青色 - 意志      红色 - 愤怒     蓝色 - 希望     橘色 - 贪婪     黄色 - 恐惧     靛蓝 - 慈悲     紫色 - 爱


這些以视觉可以区别的深层意思,在意识中像涟漪一样散开,让我轻易地就感受到:驱动這些力量的是我们心里最基层的元素。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差别只在于我们如何成为自己所选择(去驾驭或被遣使)的那一个。

除此之外,很多值得去思考的对白,都清晰地指出一些非常简单但却经常被忽视的事实。

1. Your will turns thought into reality. To master the ring, you must learn to focus your will and create what you see with your mind. The ring's limits are only what you can imagine. 你的意志把想法转化成现实。如果你想成功掌握这枚戒指,你必须先学会集中你的意志才能把你脑海中所看见的事物实现。这戒指仅有的局限在于你所能想像的东西。

2. The ring chose you. It wouldn't have done so if it hadn't seen something in you. Something you yourself don't yet see. 这戒指选择了你。如果它没看见你的潜能,它不会决定选择你。可见连你都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潜在力量。

3. I know that humans aren't as strong as other species, or the smartest. We're young, we have a lot to learn. We have a saying on earth, we say; I'm only human. We say it because we're vulnerable. We say it because we know we're afraid. But it doesn't mean we're weak.我知道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来得强或聪明。我们还年轻,还有很多要学习。在地球我们有个说法,我们说:“我只是个人类”。我们这么说因为我们脆弱。我们这么说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恐惧。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软弱。

4. Look, I know right now you're afraid.And that's exactly why Parallax is beating you. Because you're afraid to even admit you're afraid! 我知道你正在害怕。这正是对方成为了你的打击的原因。因为你害怕,甚至去承认自己害怕。

5. Let me go fight for my world and I'll show you that will is stronger than fear. 让我为了我的世界而战,让我证明给你看意志比恐惧更强。

6. Then I'll die trying. 至少我死于尝试过。

7. You don't think your dad never felt afraid? 你觉得你父亲从来未曾害怕过吗?
    If he did, he figured some way to beat it. 如果他有,他会找到方法去克服它。
    Mmm, yeah. Well, there's a word for that. Courage. 唔,没错。它有个名字叫做 “勇气”。

谁没有恐惧呢?我们都有些什么是感觉到害怕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去克服它。每个人都有潜能,差别只在被发掘与否。

“青灯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那枚戒指让他(我)看见:
1. 恐惧是意志的大敌
2. 一切都从想法开始
3. 你绝对可以打败恐惧

血脉相连的情谊

Share

Posted on 11/08/2011 08:33:00 下午 | 2 评论

我相信,当年很多在动乱的中国离开故里的祖先,在海外各处流连落脚之后,开枝散叶种下许多故事。而这些源自同一块大地的孩子们,在安定了下来的若干年后,便会因为惦记当初为了生活而分开的手足,开始了他们寻亲的脚步。

刚过的周末,我就见到了外婆早已在美国和法国奠下他们的基础的外甥女,千里迢迢来探望自己的阿姨,也同时见见表弟妹和我们这群外甥。

听着乡音甚浓的潮州话,可以看见外婆绽放的笑容。大家把酒言欢,席上更不断叮嘱我们到他们那里去走走。

我想,人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能有机会成为亲戚,就是福份,更何况分隔这么远,依然能维系彼此,真的不可多得。

世界很大,但是只要心系在一起,就没有距离...

不变的情谊

Share

Posted on 11/02/2011 05:12:00 下午 | 4 评论

很多时候,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们,总是因为彼此都在呼吸着同样地方的空气,好像在吐纳中常接收到对方的联系,所以许久不见也不觉得太想念。

所以移居到新加坡的朋友跟我说:“你别过来”。



那一天,我为这群曾经在舞蹈车站疯狂而今分布美国纽约、槟城、香港、台湾的三八们留下这张回忆。

(离开)生命之后

Share

Posted on 10/31/2011 06:49:00 下午 | 0 评论

人总会把责任推咎自己以外。

比如说那是小时候受到家里的影响而造就对人生的不投入。或者在某个程度上讨厌自己,所以把自己塑造成另外一个形象。又或者因为于害怕被伤害、所以不敢付出,甚至对生命无法保持积极的态度。然后采取逃避的方式去对自己无力面对的人生,得过且过地虚度每一个日升日落。


想要快乐,但不愿意尽力去争取而希望它从天上掉下来;不想痛苦,但不肯放下困扰而希望它自己消失。


所以活着象个死人,死了又想活着。


站在一个这么绝望的生活前,如果被给予一个终止一切不快乐的机会 - 死亡,人又不见得愿意放下那毫无生气的呼吸。

人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喜欢惊悚片的人,可以把它当作刺激来看待,不过吸引我的是隐喻和讽刺的手法。

比如说下列(从imsdb的剧本上摘下来的)对白:

1.
You're here to understand your life. So you can finally be at peace.
I wanted a different life.
Then why didn't you do anything about it?
No matter what I did everything just stayed the same. I'd wake up. I'd shower. Sit in the same traffic everyday on my way to work. Go home. Go to sleep. Then wake again. 

What did you really want from life?
I just wanted to be happy.
Happy? You all said you wanted to be happy. What does it mean, Anna? To be happy.
I don't know. Don't you understand? That's the whole point. I don't know.
Yes you do! You're just too scared to admit it to yourself.
I wanted love.

You had love. Paul loved you.
No you don't understand. I was scared. I wanted to love but I didn't know how to. When I was a child, I learnt that love. That when you love someone you get hurt. So I learned not to love. That way no one would ever hurt me again. 



2.
I thought you were different. You all say you're scared of death. But the truth is you're more scared of life.


3.
Can I ask you something?
Yes of course.
Why do we die?
To make life important.

4.
It's only a hole in the ground. I'm digging it for...
Miss Taylor?
Exactly. For Anna. She belongs here.
Because she's dead?
No. Becausie there's no life left in her.

5.
Imagine Anna. The whole world, your mother, your fiancee, your friends. Everyone has buried you. They placed a stone over your body. They said their goodbyes and gone back to their TV dinners and shopping malls. Thinking that this is never going to happen to them. Until it's their turn to be buried. Think about it Anna. Think about it while you still can.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只不过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而已。

如果活着的时候,能够把拥有的时间好好地、认真地去过,那哪天被叫回老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

谢谢老公找来这么棒的戏。^_^

最重要的还是细节

Share

Posted on 10/30/2011 10:09:00 上午 | 0 评论

大而化之的多半都逗留不久。

也许就像情绪。

除非慢慢一点一滴渗出来,渐渐染红了眼眶,才会因为徐徐流下的两行热泪而滴在心上,让人久久不能自己;否则,狂笑到前俯后仰之后,仿佛只留下因为眼腺承受不住由内至外的压力而匆匆逼出的泪痕之外,其他的都消失了。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用细嚼的方式,小心体会一些看似一笑而过的事情,把感受整理出来。

就如学姐黄丽珍刚过的作品《走火》。

在一家叫做“Behind 50”的随性惬意咖啡座里,观众是店里的客人,然后演员就这样走进人群中坐下来,上演他们的戏码。

我去看演出的时候,不禁就在心里笑了:刚好跟我们的摄影展主题一样 - 所有人都是演员、都是观众。唯一的差别是:看演出要付费 - RM11.80(含一杯饮料),看摄影展免钱。

把发生在“Behind 50”的几起真实事件,化成了一个小时的表演。有普通见面喝茶聊天的好朋友、有时下常见拿着相机就以为懂摄影的年轻人、有因为经不起家庭事故而失常的小人物、有打工的小女生和暗恋她到表白的小男生、以及有高谈阔论着国家大事的涉世未深却自以为懂很多的高材生跟七情上脸的热血青年。

他们都是这家店的客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刹那交错,而编制出一个个穿插着画面。

最自然而然的是,身边那些群众,有些隔岸观火有些投入其中,成就了不同的反应所营造的不同气氛。还有店附近的人客们(背包旅客、游客)过来看热闹,或者路过发现店里正在精彩而顿足的行人,配着昏黄的街灯,促成了一个很美的定格。


 这是一个感性却又充满着理性的经验,领略多少完全看个人。而我就因为学姐要我替她的演出留下记录,而得以更深入地感受她的用心。

 知性的学姐 - 黄丽珍

经过一年,爸爸终于回来家里噜!

Share

Posted on 10/29/2011 11:46:00 下午 | 0 评论

那天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因而在办公室楼上的旧家过夜。

我看着一个熟悉的行李箱安静地站在那里,思绪沉淀到一个完全寂静的地方。

那是爸爸出门的行李箱,从泰国随着小弟带爸爸回来之后,就原封不动地在那里。 我循着拉链打开行李箱,爸爸熟悉的味道随即扑鼻而来。

我随手翻一下里面的衣服,然后把行李箱再度关上,放回它原本站立的地方。

以前每一趟爸爸出门回来,都会随手把行李箱就撂在那里,然后让妈妈善后。如今因为箱子里的衣服都还没穿过,而且爸爸再也不会撂行李箱,所以我们都很有默契地让它待在那里,好让彼此都能一直这样重新温习那熟悉的感觉。

无论如何,经过时间的泛退,今天做了对年的拜祭仪式之后,爸爸就被请回合炉于祖先的神位。换句话说,爸爸终于回来家里啦!

虽然不像从前,但是感觉还是(比过去一年)靠近多了。

爸爸,慎而重之地说:“欢迎回来!”

我知道,其实你一直都在不远处...

对年

Share

Posted on 10/27/2011 01:04:00 上午 | 0 评论

去年的农历十月初三,我在一阵来不及反应中,从得知爸爸在泰国机场转机的时候出状况、送医院到从此失去父亲。

然后,在情绪中狼狈和思念他,并且还没确定自己是否完全沉淀的日子里,就迎来了对年。

这个周末,爸爸离世一周年。

感觉很忽远忽近。


在正式到对年那天之前上山拜祭,我在烈日底下,站在爸爸的墓前,看着照片里他的那张笑脸,有那么(蛮长的)一下,我感觉自己是空空的。好像突然就身处一个没有时间的空间里, 很靠近地跟他面对面着相视而笑。

他没有了那个停止不了坏掉的身体的牵绊,搁下了尘世间的繁琐,只剩下思维和电波中的连接。

感觉上,所有都变简单了。

这个周末,在道士的诵经做法中,爸爸就会被请回家,跟祖上的先人在家里出入般靠近我们。这个周末,自出殡那天就包起来的照片就会被拆封,放在我们可以常看到的地方守护我们。

就如我从山上离开之前,轻轻地对着爸爸说:“这个周末见!”

我们要sPICE成为我们的骄傲

Share

Posted on 10/20/2011 12:32:00 下午 | 0 评论

民联执政槟城以来,显然的,举国上下都看见了新风气。从小处着手,到致力(重新)提升其国际水准、形像,没有人能睁着眼睛说:“看不见”。

老实说,槟城人很懂自己不要什么。比如说:我们不要外环公路,我们不要跑马场变成无碳新城,我们不要百安湾填海工程,我们不要庸官孬政,我们当然更不要没有明确的交代。

槟城的PISA,从我第一次进去以来,眉头从未反复深锁:这设计师是怎么了?不说建筑品质(老早漏得不像话)、不说管理品质(从LongIsland酒吧走来,一路不停地跌得前仆后继)、不说经营品质(除了MATTA Fair 和 PIKOM PC Fair,多少时候有旺潮?),单单就讲地底停车场的柱子间隔、电梯常失修、一雨就积水,恐怕就让人吐尽不少口水。

所以,当州政府决定重新把这个地方翻过来的时候,我打从心底鼓掌:槟城有机会雪耻了!

我这么地相信着:这一举,定会使到槟城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一个不同的回响!因为作为民联做给全国选民看的成绩单,以证明民联定能超越执政太久的中央,州政府一定致力不让槟城丢脸。

我也深信着:在内部资金有限的状况底下,依然要有像样的发展,就必须动用到领袖的智慧。

秉持Credibility(诚信)、 Accountability(可靠)、 Transparency(透明)的州政府,誓以好榜样来作标准,所以公开了sPICE工程的合同,供民众详阅,让人民知道政府如何在(可能)面对中央(不公对待、处理)拨款的短缺上,依然一步步达到提升槟城的目的。

信任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知情的立场上的一个原则。

把sPICE的合同中被指存在疑惑的条例,让举国上下的人们都能清楚知道实况。让他州人民知道:我们因为槟城拥有一个公正严明而且坦荡荡的政府而感到骄傲!

我们都是戏子

Share

Posted on 10/19/2011 01:25:00 下午 | 2 评论

9月份的那场摄影展,我们展出的题目是The Performers。


这一个感慨,来自我们从剧场和生活中来回走着的脚步中。

很多人都对这个概念不陌生。那些“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说法,大家都耳熟能详。对于“我们不过是生命的过客”这个说法,我们也听得习以为常。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具体地看见这个画面,所以我们决定把这种现实和思想的交叉,用我们擅长的方式来让每一个人都能据实体会。

家,不仅仅是一个有瓦遮头的地方而已。

它是归宿感的诠释。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戏子, 那么这一片天空下每一个地方都是我们的家。因为我们是属于世界各方的孩子,每一天在偌大的家里扮演者自己当下的角色。

门上说:“不论大小,台上或其他地方,甚至乎我们察觉与否,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表演着。因此不管在什么地方,既然都是在表演(便是戏子的归宿),就是在家。既然是在家里,那彼此之间就没有陌生,因为我们都是家里的一员。”

那心胸多宽啊!


推开门,房里暗暗的。这是一个Black Box,是剧场的一种。

随意跟着冷气摆动的垂帘,宛如荧幕,上面打着影像 - 都是从表演上拍摄下来的画面,以及文字。

影像前面有个光区,供人走进表演的聚光下,一边表达自己,一边跟打在自己身上以及荧幕上的投影作出另外一种表达。


投影机旁有张凳子,凳子也有光区,仿佛坐在椅子上当观众也是表演之一(当然包括观众在凳子的地方也尝试不同的表演)。

两架投影机,一架投射照片,另一架投射文字。两个投影的时间不一,原因是:生活中总有很多的可能性,不同的时间,即便发生同样的事情,却会因为时机所以结果有所不同。

生命就是这样重复同样又不同样地发生着,而我们总在来不及之中目送很多。



当我们的视线还停留在上一秒的时候,下一秒已经悄悄发生了。


临走之前,昏暗的光线里可以隐约看见墙上的一句话:“We perform our best to live, we live to our best like a performance - 我们尽一切能力表现得最好地活着,我们尽一切能力活得最好地表演着”。

即便是站在房外往内张望也好、一动不动地坐在凳子上看投影、走进光区里体会聚焦的感觉都好,都是表演者。

奖品到手了!

Share

Posted on 10/14/2011 05:18:00 下午 | 3 评论


经过朋友的大力帮忙,那篇参与沙洋大酒店国庆买一送一自助午餐部落格竞赛的文章(这个国庆有沙洋大酒店的热情)得到了该周的“最多Like"奖,奖品在昨日正式到手。

老实说,倘若不是朋友,我绝对无法获得这份奖。

虽然我无法向所有给予鼓励的朋友一一道谢,甚至无法把这份奖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但我是诚心诚意地在此向各位道谢。

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帮忙和鼓励。

谨此祝大家福报满满,幸福快乐!

离苦得乐

Share

Posted on 10/12/2011 03:28:00 下午 | 0 评论

昨天夜里才知道:朋友丽卿的爸爸安详地离开了。

这对承受着疼同的病人,以及对身边的人,都是放下。别离固然是无法克制的伤痛,但跟长期承载负担相比,那是短痛,尤其对合眼的那个人来说,一下子就过去了。

即便怎样不舍,都比看着他拖着日渐衰竭的身体更欣慰。因为灵魂离开败坏的躯体,是解脱。

我想起去年爸爸离开的那一天,我当下满怀想知道的是:爸爸辛苦久不久(虽然说医生在抢救的过程上花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跟身边的人相处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我们是无法知道的。所以在每一个拥有的时光里,认真地把相处的时间,好好地体会也好好地让彼此能有更好的感情、关系,这样才不会在失去的时候感到遗憾。

痛,没有了,便是得到了快乐...


谨此,
向往生的王叔叔致意。

续说《白蛇传说》

Share

Posted on 10/08/2011 02:44:00 下午 | 3 评论

(从网上资料)据说,这是女主角黄圣依的男朋友,为了力挺女朋友而不惜砸金打造的片子。


程小东的功力,从早年的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都看见了他的本事。要打造一个角色的特质和形像,绝对不是难事。所以,白蛇素素(黄圣依)有亮出了她的个性;但可惜的是,一部片子不是单靠塑造出来的个性就可以的了。





过度把重心放在电脑特效上,绝对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惨剧。

想想:少了那些动画似的东西,戏就会差了吗?





观众目不暇给地被一大堆的场面唬得没闲情逸致心情细心观赏戏,那不是亏大了吗?请来好班底但是没法给他们的堆砌力量发挥最大的效应,那不是浪费资源吗?

没错,国内现在资金充足,到处都在找方式、机会发扬发展发挥,但是拿金字打空气,请问有什么好处?也许大家都只是拿钱做事,所以金主说话算数,只有依着去做。只是这样的走向,会走到什么地方?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东方电影的士气一直萎靡不振。

不是观众偏帮西片,只是大家渐渐都被爆炸的资讯糊涂了,以为只要做出可以哗众取宠的东西,就能把流失找回来地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结果比较越甚,局面就越难看。

真实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因为只有贴近观众的心,动了弦才能挑到他们的在意。否则不要埋怨观众对同胞的不支持,因为那实在是让人痛彻心扉的绝望。

即便我尝试去体谅在法海的角色上做出的调适,让这个人物有了多一面的思考空间;即便我致力去欣赏从每一个细节里挤出来的心思;即便我说服自己电影渐渐走到了一个交替的空间,需要适应力去包容成长,但还是无法原谅这种不踏实的作风。

真的,太肤浅(得让人心痛)了...

我再说一次:唯美不是不好,但是不能狭隘到只有致力唯美而忘了做电影的决心。




注:李连杰像是健康有问题 - 眼睛肿肿的。不过,想想这故事拿去西方,爱情的凄美度还是可以感动观众吧~

《白蛇传说》

Share

Posted on 10/08/2011 03:21:00 上午 | 0 评论



民间传说,总是汇集了很多精彩。(或许)因为现实生活的滋味匮乏,所以作家会寄托虚构的故事,来慰籍近乎枯竭的灵魂。


白蛇传,除了大家熟悉的四个角色:白素贞如何把爱情的高尚真谛发挥得淋漓尽致、青青的聪明伶俐为单调注入了不少色彩趣味、许仙的木纳怯弱暗讽着人性的缺陷,以及法海的(这条梗)顽固坚守以维护所谓的和平;剧情方面,应该要属水淹金山和白素贞被收压雷峰寺下最让人记得之外,应该也没什么特别印象了吧!

就这样,我刚好把剧情全说完了。

景色很美啊,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踏踏实实地把故事演绎出来,让人陶醉于故事其中,再发挥深层探讨的力量,使到故事、角色活灵活现,让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呢?

为了赋予这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不一样的面貌,同时也为了让香港电影能重新振作,我深信着制片班底是非常用心想要取悦观众的。

至少,黄圣依的美已经让人心花怒放了。

但是,美归美,白素贞是一个很有道行的妖精。她经过了千年修炼,带着不愠不火的气质、内涵与形象(我觉得这就是表现出女性的知性与感性最贴切的方式)。然而在这个故事的架构下,她只落得用来满足观众的眼睛。

黄圣依,尤其在动情的时候潸然落泪,让人心都疼了。但是,放在故事上,她却只能用来裹“白素贞”这个名字。

因为这部《白蛇传说》很白痴。

为了让卡士(这就是最大的弊病)强大,找来一堆客串以充场面,徐若瑄饰演雪千寻,一开头来个高手交会;杜汶泽、杨千桦、姜武、林雪等等,串场青蛙、白兔、乌龟、公鸡等妖精;然后再没事放一只蝙蝠精在那里飞来飞去,造型像极了来自地狱的魔鬼:长着一双翅膀,尾巴长且带勾,脸丑到一个程度,还要咬法海的徒弟,让他变成(青蛇说)不会做妖的妖。


很想骂:“妖!”

而且,姐姐妹妹称呼亲密,姐妹情深也不至于到同性恋的臊味满天飞吧?两条打赤膊(为了拖着宇宙超级霹雳无敌长的特效尾巴,还几乎全裸上阵)的蛇依偎在一起,表情和动作都暧昧,七早八早就把感觉扫个一干二净了 (很 potong stim 啊)。




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比翻书还要平面。这里一块、那边一片,零零落落得惨不忍睹。这厢边才说:“人间再见,绝不放过”,那厢边就去人家的家“poke”人家。像话吗?

到最后有印象的仅仅就是:法海的戏份比(故事版本中)较多。因为他出现了思考、反省的部份,而这条线在传统的故事里是没有发生的(“除妖”是他的别名)。

我不是反对电脑特效,也不是抗拒天马星空(话说回来,电影2012的震撼重现,让我差点死掉),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剧本是很重要的。如果电影拍到像电动的剧情画面,让人忘记去体会,请问观众还为什么要买票进场?

而且最要死的是:这个广东版本,真的完全GONE!

官网:白蛇传说

生日缅怀消逝(Steve Jobs)

Share

Posted on 10/06/2011 02:06:00 下午 | 2 评论

要对生活有所感动,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比如说,从一个比较微不足道的角落去看待大观。

一年复一年地过,从不懂事到结婚。那天载着(从小感情就要好的)阿姨上机场的路上,她看着驾车的我,微笑对我说:“是真的感觉你成熟了”。

她摸着车门说:“车子还在,(爸爸)人却不在了”。

朋友说:“今天是母难日,要好好感恩”。我说:“我每天都感恩。因为母难日,我才有机会来到这个花花世界”。

也许,成熟不一定就是年纪的成长才有的附属价值,而是对生命、和生活有不同程度上的观点而造就的感觉。

今年的生日,除了没有一如往常(爸爸)的胡渣亲亲,也因为看着一颗闪耀的星星殒落,而有所感慨。

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件长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之所以珍贵,真的只有一个关键:珍惜。

我不是苹果迷,虽然我也玩苹果产品。但是对于Steve Jobs的骤逝,还是有所惋惜。


这一个生日,我过得很有感触。



末注:给因为不舒服还在休息的老公,*亲亲*,快快康复。

易名《City on Fire》的《5 Days of War》

Share

Posted on 10/05/2011 07:52:00 下午 | 0 评论



先说:“谢谢老公发现这部戏”。

诚如他看了我前面一篇关于金帆奖的参后感说的,看了这部戏,有一种感慨。

片一开始,先说了一句源自1918年美国的议员 Hiram Warren Johnson 的话:

"The First Casualty of War is Truth"
(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就是真相)

被牺牲掉的,何止生命?

谨此向捍卫真相而深入前线去只为让世人看见更多真实面的记者,至上无限的敬意。他们的一心一意报导,是让我们明白认清真相的重要性。

2011年的金帆奖参后感

Share

Posted on 10/05/2011 01:39:00 下午 | 0 评论


那一晚,所有的心血都在舞台上炫耀着:高科技的舞台、远自中国的知名主持人杨澜女士、来自本地电视台的知名主播叶剑峰先生,以及全马首度出现的水晶水鼓等等。

当然,少不了政治人物在致词上的较劲。

但是都比不上90高龄的黄兆壎老先生在上台领取终生成就奖时候,颤抖的双手,握住麦克风说一句:“我从一个记者,慢慢爬到总编辑”那么震撼。


那是一个很感动的片刻。

想想一个媒体人的坚持,究竟需要多少勇气和热诚,才能拥有这样回头看过去的源远感慨?

坐在控制台遥望绚烂,我在心底想:多少人会去花那几分钟思考关于“成就事情的过程与投入”?

太多时候,人们都太忙碌在追逐,也太疲于奔命地去追究固执。尤其当在情绪上的决堤时,更是在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维的情况下,就透过蛮而有力的各种方式,去狂烧所有的相关和受牵连。然后,再在一众声浪中,卷走所有的青红皂白。

从接到工作,到推上完成品的三个星期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社会,真的很缺乏温度。因为体谅给了煽动、理所当然给了默默耕耘、毫不留情给了反感。

仿佛我们再也不在乎过程,也不在乎真相,更不在乎用一个全面而中肯的态度,去剖析事情、了解状况,然后再做出批判。

我们只知道:所有显现在眼前的,不是黑就是白。


杨澜女士在席上说了一句话:我们生活在这个咨询爆炸且多元化的时代,就像是处在一个黑暗隧道。能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的,就是尽头的光,而那,就是对真相的坚持。

我是参与工作的一个小声音,当然不足以有什么重量。但是想一想:哪些事情,不都是由很多小不起眼所堆砌成的?



少了哪一份子都好,都要有缺陷和遗憾。

拿钱做事,就得有挨轰的勇气。偏重了“拿人手短”的气势,倒忘了基本的尊重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或缺的原则。

当然,做什么事情都有成长空间。

担待的稳重度、包容的器度、认清各造的贡献与重要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承受力是一个现实的层面,对于合理的事情能谦受,不合理的对待能宽容,这样或许就能腾出一个圆满。

客观很重要。纵然拥有再多的情绪,都必须在落笔之前抽离出来,才能把事实还原 - 只说事情,不谈感情。

我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数日,写下这段心声。

爱之深责之切

Share

Posted on 9/26/2011 05:08:00 下午 | 0 评论

话说在前头,我是不认同国阵的腐朽,但对于它曾对人民作出的贡献,我是不会全数无视的(因为这完全是两码子不相干的事情,所以当然不可以一概而论)。

所以看着亲身参与和亲眼目睹的朋友如斯心痛的感想分享,我清楚表示:“认可和谴责之间,人民应该更趋向成熟地分析,并对事情作出中肯的反应,来达到真正的责恶嘉善”。

我说的,正是刚过的周日,我国首相纳吉那带领三万人,浩浩荡荡地在这小道上,踩了6公里的脚车车程,并为15间中学带来一千五百万令吉大红包的活动。


我一直都坚持:不管中央政府如何的不是,只要对人民带来效益的事情,我还是会报以认同。因为天下没有全黑或全白,就连槟城州政府,也有自己的不是之处。在这种关键上,人民是需要成熟的。对还是错,好或不好,心里得有个不盲的点,才能看清事情。

国家需要有智慧、有才能、有办法的领导,更需要成熟、理智、客观的人民。

感谢政府为人民的用心良苦,但却不会停止要求领导跟人民与时并进;勇敢做出想要看见的改变,然坚持只要做得不理想也不会纵容或包庇。

就是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要求。也就是因为在乎,我们才会不断成长。

国家是人民的,所以我们要用心去爱,用行动去证明:我们不偏不倚,因为这是我的国家!

服务精神(税、费、操守)

Share

Posted on 9/25/2011 01:51:00 下午 | 0 评论

刚看见这篇报导,想起前几天在合您广场内的一家餐厅用餐的经验。


用餐完毕付了钱,服务生递上剩余的找钱时,一般上都会把收钱夹/小盘子搁在桌上,让客人决定怎样处理那些零钱。可是这家餐厅的服务员,却是拿着盘子直接递到客人面前。

撇除找钱的方式(比如说用多些零角来取代纸币),这种手法是什么意思呢?

当然客人有权力决定是否把所有散钱都接过,或者请服务生把盘子放下,但普遍上人们都会因为这样突然的方式,而放弃做出给不给/给多少小费的思考,草草地接过收据/只意思意思地拿起纸币,留下零角。

我自己当过饮食业的服务生,知道那搁在收银处前面的小费箱里面,这样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钱,可以是相当可观的数目。

我并不吝啬于在付过了服务税和服务费之后,再给满意的服务生付小费。尤其一些认真待客的服务生,绝对值得给予嘉赏。但那是在一个舒服的感觉之下去给的奖励,而不是被机心冲的方式,被“引导”去付预期中的小费。

我不欣赏利用这种手段去达到目的的做法,因为这样会让服务生不认真看待自己,而只是以收益作为考量的中心。不要混淆受到肯定与理所当然,因为不管客人有没有给小费,都不能用来决定自己的价值。

那是操守,也是让职业受到该有的尊敬的基础。


话说回来,它家的石斑鱼片蒸河粉是一道值得推荐的美食,倒是一点不假。

你,回家了吗?(A Place Called Home)

Share

Posted on 9/19/2011 01:10:00 下午 | 0 评论

筹备了一段时间,从概念的呈献、整合,直到(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帮助)真正的成品出现,人生第一个跟鵔睿,连同另外12位摄影/艺术人的展览,终于在上个周六傍晚粉墨登场了。

之前的周三,出席了在G-Hotel举办,由这项为期一个月活动(马来西亚当代艺术旅游 - Malaysia Contemporary Art Tourism [MCAT])的主办单位 - 国家旅游部领导人主持的开幕仪式,看见现场的部份参展作品,心里有些感触。

据说,马来西亚的艺术家(多半是从事画画的)开始跨足海外,作品崭露头角并且受到国际市场的在意。尤其Henry Butcher艺术拍卖活动,得到了鼓舞性的回响。

艺术很主观,市场也是。说到底,还是关键在于“商业价值”(虽然都以“收藏价值”做名号)。不评断本地艺术水准也不去剖析所谓的“当代”究竟是怎么个诠释法,站在现场展出的作品之中,我跟其中一位做画家轻聊(虽然部长一到他也没礼貌地搁下我们未完成的交谈就急忙去迎接),感觉视角似乎还未给到我感动。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的存在理由和被生产出来的故事,当中还牵涉到手法和呈献。

我沉淀思考。

回到我们的展出上吧!14位艺术人,对彼此同意的主题做了不同角度切入的表达。

一个简单的“家”,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解释。

谢谢所有到场支持、鼓励的前辈、老师和朋友。艺术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我们都用心在感受着,然后这股力量就这样潜入血液之中。

Jonathan为了呈现家的舒服和自在,他不辞劳苦地抱着一个马桶去不同的地方,只为了表达“家就是一个你可以很自在、很自己地办大事的地方。如果现实生活中可以自由地办大事,那到处都是家”;Okuilala说“家未必永远都在。一个星期的时间,足够改变一个还在门前闲逸地看人生的场景,完全变成了废墟”;CheeHoe在亲爱的乔治市其中一条街道放进了很多手绘卡通角色,让这个家充满了朝气,“家是很可爱、快乐的地方”。

Sher的了解中,“不管有钱没钱,洋楼还是锌板屋,家依然是家”;WeiMing的猫儿是家里的一员,“每一天生活在一起,那个地方对它来说就是家”。

George 腼腆地说“家是脑海中画面的堆砌。我的家是一个让我不断重新温习过去的回忆隧道,因为在我的感觉里,我的家里有等候着我回家的阿嫲”。雪祺用针孔窥探一天的作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日复一日就是家的养份”。

拾阶而上,抬头看见TC用一幅由五幅作品衔接成的作品,从地板慢慢抬头往上,直到天花板。他说爷爷给他的启示是:所有经历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原因。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家,灵魂住在里面”。

上到二楼,Dayana觉得名字/代号就是家。“失去了名字,仿佛没了根”;Jet藏身家中的不同角落,用那个角度去看待栖身之所。“家里的成员,除了有生命之外,我会把摆设品,或者平常都不显眼的部份也包括在内。而我看的是它们眼中的家”;WinWin对家的印象是 “老照片、熟悉的声音,都是促成家的元素,然而当我们认真去挖掘的时候,却发现这些那些都只是淡淡地悬挂在记忆的深处”。

Kelvin说家里的东西,总会牵动他对家庭成员的联想。“家是充满人性的地方,只要把角色带入,所有的物品都变成家里所不可割舍的一部份了”。

鵔睿和我从剧场走来的日子,觉得大家都是表演者。“我们每一天都在上演着戏码。不管参与与否,有没有上台,在这片天空底下,认真地去演好自己的角色,到处都是家。当然,我们也希望:本地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可以在这个国家里找到他们立足的支撑点,在他们长大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家”。

每天傍晚6点至10点,直到这个月底。有时间的话,请来感受(我们呈献的)家。

也请记得回家。

“欢迎回家!”

A Place Called Home (艺术摄影展)

Share

Posted on 9/14/2011 05:56:00 下午 | 0 评论

最近都在忙着筹备关于展览的事情。

然后时间就静悄悄地溜了。

把灯光设好,这个周末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为期2周的展览,是因为参加了马来西亚旅游部所主办的《马来西亚当代艺术旅游》的活动而做。集合14位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不同作品,从各个角度来诠释“家”,作为此次的主题。

家不仅仅是遮头屋瓦,或者挡风遮雨那般刻板。

在很多人眼中,家像一本书,需要一页一页翻进去,才看得见它的独特。

我们在一个屋檐下,聆听你的心声。


这个国庆有沙洋大酒店的热情

Share

Posted on 8/31/2011 08:52:00 下午 | 2 评论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请大家务必到
去like了那个page。然后到
http://www.facebook.com/gourmetgarden.com.my/posts/117943044972382 按照片下的like
才能算投我一票。



装修后的沙洋大酒店,在绿荫环绕的环境中,安静地接待宾客。从走进大门开始,空气中的亲切已经先让人一颗心定下了不少。穿越水声和热带草树的走廊,来到此次的目的地 - 香料市场咖啡厅。

由于适逢酒店推介举国同庆的独立纪念,每一位餐厅来宾在这个八月的周末,都能享有50%的折扣,让本来宾至如归的酒店,更受到众人的嘉赏。

推开大门,传来香料的迎迓。一个麻雀虽小的展览厅,整齐地排列着各种香料,并加以注解,让到来的客人,可以一窥当年蓬勃了东西交汇贸易的各色魅丽。穿过香气萦绕,走进了灯光舒适,环境齐洁的食厅。服务生的态度,亲切的笑容、和蔼的待客,大大地替这家六星级酒店,平添了不少的加分元素。望餐桌上仔细一看,摆着的不是惯见的鲜花,而是一个个装着香料的石臼。

真是贯彻始终的主题餐厅啊!

环顾四周,各色食材在众厨师的巧手下,成了一道道不同文化及传统背景的佳肴美食。从香味四溢的咖哩,到烤出真髓的肉类,还有用心熬煮的汤、新鲜跳跳的海鲜、即席制作的拉面、和让众多女士爱不释手的甜品,全都在舌头还没开始跳跃以前,就迫不及待地先满足了眼睛和鼻子。

最先跟我照面,而且马上收买了我的是这道传统印度的Kashmiri Gosh...


随即还有其他香得不得了的...



传统马来的...

新鲜海产的...




还有中式的、西餐的。


被色和香征服了之后,当然该轮到味蕾见真章了!

超过100种的食品,除了眼花缭乱,还真考验食客的味觉和胃囊!别的不说,就从一个味道的国度跳到另外一个味道的国度,且区分出不同传统的特色,已经是一大工程。比如说,吃鲜味的扇贝之前就不能先咀一口浓郁的咖哩或者炖肉,不然就吃不出前者的甜;吃了火腿之后咬一口西芹再尝乳酪,整个口腔就充满了幸福。

就这样,如一只青蛙在不同颜色的池塘里跳进跳出,活像在起舞的美。









满足了口欲之余,还让脑门的刺激多了一层享受,



蔬菜有了新的诠释,

而这道地中海蔬菜拉萨尼亚最让我津津乐道,所有的鲜甜在嘴里翻滚的感觉,真是非笔墨所可以形容。

而且经过用心烹调,所有的味道成了动人的交响曲。

一共有四组厨师队伍,以符合多项要求的开放式厨房,如国际标准化组织14001水准的环境管理、香格里拉食物管理系统(SFSMS)、国家卫生部危害分析及关键性元素控制(HACCP),每个星期轮流为宾客推出不同的食谱。









从内到外,沙洋大酒店除了无不体现出其严格的品质控制,以及作为一个拥有全球超过70家酒店的集团所认真看待的态度,更透过细心聆听采纳宾客意见,来达到维持超水准的承诺。

真正对原则严守把关的企业,以严谨来得到众人的认同。更甚的是,这一份热情不断地在蔓烧,透过精致的装潢、亲切的服务态度、以及持续求进的自我要求,感染着每一个到来的人们...


结束了这个国庆主题,沙洋大酒店又有什么新的惊喜呢?在沙洋大酒店掌主了16年的林大厨笑着说:“秉持原则,继续推出更多不同主题的传统美食,而且会以原汁原味的包装和呈献方式”。

如果对它有兴趣,别忘了上网搜搜沙洋大酒店,说不定下一次像我一样对其真章瞠目结舌的就是你。